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其中75%~85%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肝癌的治疗方案选择主要由肿瘤分期决定,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等多种手段。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介入、放疗等传统疗法以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抗肿瘤疗法的进步,肝癌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更加丰富。最近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简称“T+A”)相比Sorafenib,能降低晚期肝癌患者42%的死亡风险,这一发现改写了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新标准。尽管如此,肝癌患者整体生存率仍不让人满意,其总体5年生存率只有约20%。由于肝癌的高度异质性,同一临床分期的肝癌患者对治疗的应答及预后仍存在很大差异。针对不同的肝癌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使得疗效最大化,是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分型指标以助力肝癌精准诊断与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肿瘤分子分型(Molecular classification)是指通过分子分析技术为肿瘤进行分类,使肿瘤分类从传统的形态学转向以分子特征为基础的分型。基于分子病理的分子分型能够反映肿瘤更深层次的特征,为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支持,从而补充临床分期系统的不足。针对上述临床问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与肝移植外科余德才教授团队利用多组学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脂肪酸分解代谢(Fatty acid degradation, FAD)特征的肝癌分子分型。该研究结果于2023年8月7日以Article形式发表于肝脏病学顶刊Hepatology杂志。鼓楼医院肝胆与肝移植外科黎兵华博士、李运政博士、冠科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周华俊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鼓楼医院肝胆与肝移植外科余德才教授、耶鲁大学医学院Wajahat Mehal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7/HEP.0000000000000553。
这是继(Gut, 2022)后,该团队在肝癌分子分型领域取得的另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详见报道: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余德才教授团队在肝癌代谢与分子分型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本研究收集了41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外周血清(其中17例接受了anti-PD1治疗),进行转录组测序(n=66)、脂质组(n=63)、代谢组(n=41)、蛋白质组(n=41)及PCR芯片(n=41)检测,并进行了预后随访。对接受了PD1治疗的患者,根据RECIST 1.1标准,通过影像学评估其疗效。此外,本研究收集整理了近60个肝癌及其他肿瘤的公共数据集,涵盖了基因芯片、Bulk RNA-seq、蛋白质组、单细胞测序(scRNA-seq)、代谢组等数据类型,总计样本量接近8000,样本类型包括人肝癌组织、细胞系、小鼠肝癌模型、其他肿瘤类型等,进行综合分析。另外该团队与冠科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合作,构建了104个肝癌人源肿瘤组织来源移植瘤模型(Patient 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并对其中24个模型进行了Sorafenib药物敏感性检测。
研究发现,肝癌病人根据FAD活性可以分为F1、F2及F3三型,不同分型肝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基因组、表观调控、代谢、信号通路及免疫特征。更重要的是,该研究提出了基于FAD分子分型的肝癌精准治疗新策略。F1型肝癌对Sorafenib敏感,F3型抵抗。F1型肝癌对TACE治疗抵抗,而F3型肝癌对TACE治疗敏感。F1型肝癌对PD1治疗敏感,而F2、F3型肝癌对PD1治疗抵抗。F1型肝癌对PD-L1治疗敏感,而F3型肝癌对PD-L1治疗抵抗。F1、F2型肝癌对T+A治疗敏感,而F3型肝癌对T+A治疗抵抗。可以通过液体活检的方法,检测血清代谢物或蛋白,进行FAD分型诊断,从而达到无创预测肝癌患者不同治疗疗效的目的。该研究结果有望为晚期肝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目前该团队正在开展多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FAD分型在肝癌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此外,该研究结果同时也被第 17 届国际肝癌协会2023年年会(ILCA AC 2023)接收,并被评选为TOP 10 壁报之一。
余德才教授研究团队,目前该团队正在招收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余德才,南京鼓楼医院肝胆与肝移植外科主任医师,行政主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MUSC临床研究硕士,南京大学外科学博士。江苏省十二五、十三五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多家国内外杂志的评审专家。先后赴香港玛丽医院、美国MUSC、韩国Asan医院研修肝胆外科、肝移植及腔镜技术。擅长于肝胆疾病的诊治,特别是肝胆肿瘤的外科治疗。精通肝胆道外科的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肝脏移植技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5项及其他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SCI论文30余篇,主编肝胆外科专著2部。